泰國擬立法限制外國加密貨幣 P2P 服務
- 柒 吴
- 4月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泰國政府正加強措施以打擊涉及數字資產的網絡犯罪,通過對多項國家法律進行新的修訂。 泰國內閣於 4 月 8 日通過決議,批准了關於數字資產業務和網絡犯罪預防措施的緊急法令的修正案,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此進行了宣布。 根據新法律,泰國監管機構旨在加強打擊銀行中的數字資產「騾子賬戶」的措施,限制外國加密貨幣點對點(P2P)平台,並引入嚴厲的 আর্থিক 處罰,最高可達 8,700 美元,並處以三年監禁。 該公告稱,新法律預計將在不久的將來生效,並在《皇家泰國政府公報》上發布後生效。 新規包括針對加密資產服務提供商(CASPs)的嚴格措施,要求他們收集和報告與在線詐騙相關的交易信息並暫停它們。 這些修正案還授權泰國當局阻止外國 CASPs 向本地用戶提供服務,進一步收緊對洗錢活動的控制。 新法律還對泰國的非加密業務產生重大影響,對商業銀行、電信提供商和社交媒體服務提供商施加額外的共同責任。 SEC 表示:「要求商業銀行、電話和電信網絡提供商、社交媒體服務提供商和數字資產業務運營商共同承擔因網絡犯罪造成的損失,如果他們未能遵守監管機構規定的防止網絡犯罪的標準或措施。」 新法律明確旨在「阻止和預防」外國加密 P2P 服務提供商,這些提供商「根據《數字資產業務法》被認定為數字資產交易所」,SEC 表示。 此外,這些法律旨在限制其他類型的外國 CASPs 向泰國的投資者提供服務,公告稱。 泰國最近的監管發展顯然旨在限制加密 P2P 交易,僅限於本地 P2P 提供商,以避免潛在的額外風險。 Cointelegraph 就此限制向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加密貨幣交易所 Binance 徵求意見,但在發布時未收到回复。 與此同時,當地監管機構表示有興趣通過批准在普吉島等特定城市進行加密支付試驗以及考慮批准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基金來增加加密貨幣的採用。
Opmerkingen